首页 >> 成员通道 >> 组织机构
正文
张元端 荣誉理事长

 

张元端   教授 高级工程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荣誉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全国城市建设领导工作。

1982年以来,历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局副处长、副局长,建设部房地产业司的首任司长,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建设部体改法规司司长,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996年至今,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荣誉副会长兼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其它社团职务略)。

还先后被聘为哈尔滨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兼职教授,建设部干部管理学院任兼职教授。

在建设部政策法规和房地产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过程中,主持或参与了环境保护、城乡建设、房地产业、建筑业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政策制订和文件起草工作。

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阶段,参与研究制订了“三同步”、“二结合”等防治污染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参与了《环境保护法》的起草工作。并受聘为“全国城乡环境保护专业培训班”,“城乡环境保护政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两门课程的主讲导师,编写了30多万字的教学用书。

进行了大量基础性、开创性的政策研究和制订工作,包括建立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框架、培育房地产市场、推动商品房开发、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房地产金融支持体系等。并主持编写了房地产业的基础理论书籍和培训教材。在房地产发展初期的1989年到1991年,他主编的《房地产业导论》、《房地产业概论》、《中国房地产业指南》、《中国房地产业务大全》等大型书籍,是我国房地产业界最早的行业理论书籍,为奠定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框架和理论政策基础作出了贡献。

在体改法规司任司长期间,参与组织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建筑法》的制订工作。

有较强的学术创新精神。在1986年的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大讨论中,提出了“城市的本质是集聚和系统形态的生产力”的新命题和相关理论。有关论文于1986年8月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上作发表以后,受到重视,《新华文摘》、《中国环境报》、《中国城镇》杂志、中央党校《函授辅导》刊物均予登载。

1995年,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潮起潮落,率先研究并提出“房地产业周期波动规律”的有关新理论观点,撰写了《房地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规律》研究论文,并在上海社科院组织的有关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受到业界重视与好评。1996年撰写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房地产业周期波动规律》;2002年又撰写了《房地产业周期波动规律再探》。

1997年至1998年,主持《关于住宅建设若干问题政策定位研究》课题,获得第二届全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优秀科研课题一等奖。

2002年,随着“生态住宅”的兴起,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研究和建立“人居环境生态美学”新学科的倡议,撰写了“‘人居环境生态美学’刍议”的论文。

长期以来,根据工作需要,抓住热点、焦点、难点,撰写了50余篇论文,发表于各专业杂志和网站,对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985年翻译了《日本首都改造计划》日文书籍,撰写了《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政策》论文,均由国家计委编入《国土开发整治参考资料》,对城市建设和改造起到了参考作用。

1985年撰写《城市建设体制改革的探讨》,于《红旗》杂志第15期上发表;1985年6月撰写《实行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被《中国环境报》作为社论发表;1986年撰写《中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发表于希腊《EKISTIOS》杂志。

1995年撰写《中国房地产业的改革与发展》,2003年撰写《入世·新经济与中国房地产业》、《我国房地产业的几个热点问题》,都顺应了当时的热点题目。

2003年3月,针对社会上对房地产业是否发展到泡沫经的争论,撰写了《正本清源话经济“泡沫”》论文,对一些观点作了澄清,被杂志和网站广为登载。

2003年撰写的《房地产和住宅产业发展形势的前顾后瞻》、《二00二年及六年以来中国楼市大势分析》、《2003年楼市:应以大众化普通住宅作为主流产品》、《高度重视房地产业结构性矛盾》等论文,都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2003年8月20日在“博鳌房地产高峰论坛”发表了《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和宏观调控的几点看法》的讲演,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形势作了客观评析和澄清,受到普遍重视,新华社发了通稿,许多媒体作了登载。

2002年撰写了《关于住宅小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对住宅小区环境问题的思考》、《对房地产业更加现代化和理性化的思考》,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结合行政管理工作和社团工作,长期进行有关理论、政策研究,是一位有影响的专家。涉历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专业政策理论的广泛领域,边干边学,知识面较宽。在建设业界、尤其是房地产业界的理论政策贡献,并得到业界一致公认。

领导建设部科技项目《现代环境艺术体系框架研究》,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在全国的实施,中国环境艺术奖的评审,环境艺术师的设立,导引中国环境艺术发展方向。

        第二届、第三届环境艺术委员会会长。
        第五届、第六届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