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艺术产业发展 >> 公共环境艺术
正文
北京地铁15号线清华东站、奥体站艺术品创作
北京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奥运中国梦》
作者:崔冬晖、武定宇
设计说明: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的主体人物采用抽象剪影的艺术形象,并在剪影中细化出在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奖项目的动作符号。背景整体采用中国色彩,画面中融入红旗、奥运、火炬等元素,带给人们强烈的国家荣耀感和归属感。


北京地铁15号线—清华东路站《学子记忆》

作者:武定宇、魏鑫
        设计说明:清华东站的公共艺术作品选择“学子记忆”作为表现的主题,不仅因为这一站在地理位置上临近多所高校,更因为在当代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有着类似的求学经历和身为学子的青葱记忆。某种程度上,附近的这些知名学府,承载的也是每一个学子乃至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和希望。选择学子记忆进行演绎,可最大限度地激发欣赏者的共鸣,触动珍藏于内心的美好记忆。无论六○后、七○后还是八○后,说起十年寒窗、说起对象牙塔的憧憬,都会在心中激起无数涟漪。几乎每个人的学子记忆中,都有响着车铃声的林荫路、教室里琅琅的书声、球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电话那头的乡愁与牵挂、书桌上堆积的书本和青春懵懂的爱情。《学子记忆》选取了16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或情境,用特殊的透视和照明手法,在墙面的“窗口”中进行展示和还原。《学子记忆》同时是一部互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公众可以通过扫描作品旁的二维码关注学子记忆公众互动平台,输入相应“窗口”的数字编号听到关于作品表现场景的情境对话和录音。并且,可以通过日后的运营中组织新的公共艺术活动或计划,向公众或周边学子征集他们各自关于作品表现场景的感受和录音,并在特定的时间或条件下在公众平台上发布,促使新的学子记忆与文化事件生成。
       地铁公共艺术作品往往设置在通过性的空间当中,无论是出于通行的需要还是乘客本身行程的影响,观众欣赏公共艺术作品的时间和空间都较为有限。《学子记忆》运用网络等虚拟空间形成与观众的互动与延展,使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可以带走阅读和玩味的新型媒介,以公共艺术计划的形式来推进地铁公共艺术品的再设计,围绕并服务于区域的城市文化脉络,从而实现在地性、互动性、生长性和延展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