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环境艺术 >> 优秀论文
正文
一等奖:生态视野下的水库景区规划

生态视野下的水库景区规划-哈达山水库景区规划设计研究

刘利刚 吴长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北京   

 

摘要: 景区作为有管理机构的景观既是景点的集合,也是集中展示环境艺术的场所,应是自然因素与人工物的有机组合,应该尽量保持景区原有自然要素的原貌,充分保护自然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满足人们观览、观光、求知等需求,走上保护与利用并重的良性发展道路。现阶段水库已从最初单一的生产功能如蓄水发电、供给生活用水、灌溉到后来逐步提供游览、休闲等综合功能,形成水库景区。为避免对滨水土地日益增长的开发利用可能对水库周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吉林省松原市哈达山水库景区为例介绍坚持环境保育优先,在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应用生态规划方法详细分析场地,划定保护分区,严格地在生态容量内进行旅游开发;应用能源规划方法科学预测规划可能的环境影响,通过多方案比较,在采暖安全的基础上,选择兼顾环保、经济的供热方案,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供热方式。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景区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

关健词:景区规划;生态规划;能源规划

 

引言:

景观是人类社会与文化、自然环境一起,共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产物。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 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 它处在生态系统之上, 大地理区之下的中间尺度, 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景区作为有管理机构的景观既是景点的集合,也是集中展示环境艺术的场所,应是自然因素与人工物的有机组合,应该尽量保持景区原有自然要素(如山川、河流等)的原貌,充分保护自然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满足人们观览、观光、求知等需求,走上保护与利用并重的良性发展道路。

水库从最初单一的生产功能如蓄水发电、供给生活用水、灌溉发展到后来逐步提供游览、休闲、健身等综合功能,并逐步对公众开放,形成水库景区。国际上水库景区发展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为了保护水质,用茂密的森林与建筑屏蔽水库和它周围的环境,不允许公众进入;1948年之后开始第二阶段,水库开始对有限的公众开放,库区水面模仿自然湖泊;1960之后开始第三阶段,由于对游客巨大的吸引力,水库开始被游艇水道、餐厅、分时度假的第二住宅、度假村、高尔夫球场、跑马场等各种休闲设施所环绕[]

日益增长的对滨水土地的开发利用可能对水库周边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水库景区规划需要全面考虑景区规划与建筑的选址、建设与运营,最大程度地降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在吉林省松原市哈达山水库景区规划中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从景区旅游线路设置、功能分区、建筑选址、采暖方式选择、节能节水、减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研究与探索。

1. 吉林省松原市哈达山水库景区规划原则与方法

哈达山景区是依托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风景旅游区。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第二松花江下游,距松原市20公里,是一个以供应吉林西部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为主、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发电等综合效能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同样面临我国大多数水库景区面临的水源地保护,自然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面临水库运营、水质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拆迁农民的安置等一系列矛盾问题。

1.1 规划原则

1.1.1环境保育优先

在生态容量内进行旅游开发,在规划设计阶段综合考虑环境保育、降低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提升水库自然生态环境,增加一处近郊旅游度假胜地、改善库区经济状况,努力达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

1.1.2严格保护与科学发展相结合

分析现有的景观生态结构,可见库区两岸原为荒草地和旱田,景区内部除东岸有成片的林带外,基本为农田和村落,生态网络破碎,物种多样性较差(见图1)。因此结合景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保育,规划一轴、两带、五大斑块、林网密布的生态安全格局(见图2):以库区水面为生态轴,两岸规划两条密集的生态林带,将生态保育、堤岸水土保持功能结合在一起,同时形成生态隔离带避免农业排水污染库区;生态林带外部规划五大斑块包括四大农田斑块,一大林地斑块,农田斑块结合生态农业游, 种植无公害粮食蔬菜,避免使用化肥对水面的污染;其余用地通过密布的林网与各斑块相连。除设置必要的景观路外,均摆脱农业生产功能,培育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形成趣味盎然,可供郊游探险的“荒野”。

1 土地利用现状图

2 规划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图

 

 

 

 

 

 

 


基于哈达山景区自然环境卫星照片分析结果划定生态保护与培育分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地区,建筑与活动场地选址避开各类生态保护区,集中建设在在水库最高蓄水面两米以上的旧河滩地上,利用搬迁后的原有村落建设游艇俱乐部和游乐设施。

1.2方法

首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场地卫星照片,分析地表坡度、坡向、径流以及各类现状植被。划分生态保护与培育分区如核心生态保护区、重点生态保护区、一般生态保护区等及可用于建设开发的用地,制定各分区的生态保护长期目标。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能源规划、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统一规划建设景区绿色建筑,避免建筑传统采暖、空调带来的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资源,杜绝污染水环境的活动与旅游项目,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 景区详细规划

规划结合原有道路,规划一条景区大环路,沟通库区左右岸,串连各景点,对外通过数条道路与302国道连通。在大坝西岸现状河滩地上设置景区核心区,用地面积61.85万平米,

 

 

 

 

 


3 土地利用现状图

4景区功能分区图

                        

 

绿化率86%。核心区南部约3公里处,在搬迁的西什库村旧址设置游艇俱乐部与大型游乐场,游乐场北部山坡上冬天设置两条滑雪道。核心区与游艇俱乐部之间沿景区环路设置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民俗体验区、农业体验区、吉祥寺。景区西南角结合郭尔罗斯王爷府邸遗址,开辟王爷府景区(见图3,图4)。

5景区核心区总平面图

 

 

 

 

 

 

 

 

 

 

 

 

 

 


2.1景区核心区规划

景区核心区(见图5)四面临水,入口广场是一个大型展演、演艺广场,采用人车分流方法确保广场区优美安静的气氛。哈达山保留原有植被,山坡上大量栽种本土植物,制高点设置一景观塔,,南侧设景区游客管理服务中心。西北侧连贯的滨水休闲绿带将商业街、餐饮酒吧街、园林宾馆、景区办公楼和居住功能地段连为一体,核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86%

3-06日伪渠街景

景区核心区功分五大部分:分别是南侧入口广场区、北侧商业、酒吧休闲区、西侧行政办公区、中部宾馆区、东侧哈达山自然风光区(见图5)。核心区入口广场设在南边,为大型展演广场,东侧是多功能的滨水休闲公园,西侧为办公区及职工公寓,西北侧为景区配套的园林宾馆,入口广场北侧能看到购物商业街,基本为2-3层商业,销售旅游纪念品及土特产品。商业街中央环抱一处休闲公园。商业区的东侧有日伪时期修建的扬水站及水渠遗址,利用原渠并加以改造,沿日伪渠两侧设置高档酒吧和餐饮设施。餐饮服务区的北侧设景区文化广场,将原有扬水站改造并扩建成景区水利灌溉博物馆,博物馆南侧设置科普广场与水文化公园。科普广场北侧原输水干渠上设置水幕电影,游人可在广场上观演。

 

 

 

 

 

 

 

 


6景区核心鸟瞰图

 

2.2游艇俱乐部及游乐场规划

景区游艇俱乐部及大型游乐场北边靠山,东侧、南侧临水(见图78)。游艇俱乐部前设置滨水广场,作为滨水休闲和水上项目观览的场地,设有观演设施,可以观看水上、冰上运动比赛。游艇俱乐部采用院落式布置,冬季功能转换为冰雪俱乐部,提高冬夏两季利用率。游乐场周边水面冬季可开展冰上、雪上活动,北侧利用山坡设置两条700米雪道。

 

 

 

 

 

 

 

7游艇俱乐部及游乐场鸟瞰图

 

 

 

 

 

 

 

 

 

 

 

 

 

 


8 游艇俱乐部及游乐场总平面图

 

 

 

 

 

 

 

 

 

 

 

 


3.景区环境与资源保护

3.1能源规划

现场调研发现,由于哈达山地处我国东北,气候寒冷,采暖期长,能耗结构以采暖为主,因此采暖问题在当地的能源供给中是重中之重。目前冬季燃煤采暖造成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

3.1.1能源规划目标

在能源规划过程中,首要的目标就是减少冬季大气污染排放,优化能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增加可再生的能源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

3.1.2 能源需求分析

哈达山景区的能源负荷需求,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源负荷密度较低,景区三个组团占地面积139公顷,东西跨度4公里,南北跨度5公里,但实际规划建筑面积仅为11.8m2,建筑密度极低。在这种密度条件下的能源供应,如果采用大规模市政公用设施进行能源供给,市政设施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供热、供燃气管网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极大的浪费,经济性很差;二是景区定位为旅游观光为主,因而哈达山景区适宜采用分散、小型、控制灵活的能源供给方式,例如采用小区锅炉、地源热泵、壁挂炉等方式进行供热。

3.1.3 能源规划方案

9能源供给方式示意图

 

10供热分区图

 

 

 

 

 

 

 

 

 


为高效利用和配置城市能源市政设施系统(供热、供电、供燃气),采用常规能源利用和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集中式能源利用和分布式能源利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确保景区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哈达山景区将发展以水源热泵、生物质能和常规能源相结合的供热方式。发展以液化石油气站为主的燃气供应体系,以城市电网为主、风能为辅的供电形式,通过低能耗建筑的建设,优化能源供给系统,通过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降低电热负荷。

根据哈达山景区的实际情况,在保证采暖安全的基础上,选择兼顾环保、经济的供热方案,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供热方式,以水源热泵、燃油锅炉、秸秆炉与秸秆壁挂炉相结合的热源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供热方式的优势。本方案采用位置相近、负荷特征相似的原则,将哈达山景区划分为六个分区。其中哈达山核心区包括A-1A-3三个分区,会议宾馆区包括B-1B-2两个分区,嘉年华及游艇俱乐部区包含C-1一个分区(如图10所示)。针对不同的分区特点,分别采用燃油锅炉、水源热泵、秸秆炉、秸秆壁挂炉四种采暖方式作为热源(见表1)。

本规划供热方案,采为清洁能源,其最主要优势在于污染物排放量较低,对环境影响小。为了说明规划方案的效果,设置一个对比方案进行比较,对比方案的采暖面积和采暖时间与规划方案完全一致,只是热源改为由燃煤锅炉房进行供热。将两种方案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对比(见表2),可见规划方案采用清洁能源进行供热,污染物排放量很低,环境效益明显。

 

分区

建筑面积(m2

建筑类型

热负荷(MW

采暖方案

哈达山核心区

A-1

13385

餐饮

0.77

秸秆炉

A-2

29264

商业、宾馆

1.63

水源热泵

A-3

17617

会展办公、住宅

0.89

燃油锅炉

会议宾馆区

B-1

12763

宾馆

0.68

水源热泵

B-2

27528

别墅、商业

1.39

秸秆炉

秸秆壁挂炉

嘉年华及游艇俱乐部区

C-1

17200

办公(游艇俱乐部)

0.89

秸秆炉

1  采暖方案

          

污染物排放量

SO2(吨/年)

NOx(吨/年)

粉尘(吨/年)

CO2(万吨/年)

规划方案

2.5

0.85

0.22

对比方案

(燃煤锅炉)

65.3

11.3

45.9

0.582

2污染物排放对比

注:1.煤的含硫量按1%计算。2.锅炉效率按65%计算。

3.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简介

在景区核心区、游艇俱乐部、会议宾馆区分设三处污水处理设施,水质达标后回用作景观用水。根据景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用水特点,构建半封闭式自循环生态水系,最大限度防止外界水体对区内景观水系的污染威胁。维持区内生态水系正常运行和循环的补水来源主要为中水和雨水,辅以水力循环措施,实现区域水系的生态流动和水质保持。库区水面开展环境友好型的娱乐、运动项目,游客观景船采用电瓶船、人力船,开展赛艇等环保的水面运动。

结语:

景区作为景点的集合,也是集中展示环境艺术的场所,应是自然因素与人工物的有机组合,应该尽量保持景区原有自然要素(如山川、河流等)的原貌,充分保护自然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满足人们观览、求知等需求,走上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发展道路。应当在选址、景区规划、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的各个阶段秉持生态理念,推进建设绿色建筑,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真正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珍, 肖笃宁. 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 , 8 (2) :26 - 30.

2.汤姆.特纳著.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 王珏译.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53

 

刘利刚

清华大学博士在读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手机:13693591279

办公:51537258

Email:   liulg05@mails.tsinghua.edu.cn

地址:清华大学紫荆公寓151415B

吴长顺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北京清尚环艺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建筑设计所所长

地址:北京海淀区农大南路1号院硅谷亮城7号楼5

办公电话:01062668178

Email:  qinghuagongmei-1@163.com



[] 李秀珍, 肖笃宁. 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 , 8 (2) :26 - 30.

 

[]汤姆.特纳著.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 王珏译.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