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环境艺术 >> 环境艺术体系研究
正文
欢迎参与《现代环境艺术体系框架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

《现代环境艺术体系框架研究》

 

欢迎参与研究 欢迎申报试点

 

《现代环境艺术体系框架研究》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科学技术司、人事教育司、城市建设司、城乡规划司、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等的支持下,由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承担,由会长张元端教授总负责,组织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副会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共同完成。

目的:本项目以环境艺术的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实践性为特色,从城市、乡镇建设的角度,对规划设计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进行理论研究,重点在实证研究,探索和引领中国建设环境艺术发展方向,创立起独立于世界环境艺术之林的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的理论和风格,实现我国城市环境艺术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民族化

挖掘、继承和弘扬中国建设环境艺术文化优秀传统的内涵,结合地区特点和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经验,研究和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理论、设计方法、建设管理技术。並合理汲取西方环境艺术实践的有益经验,引进先进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提升我国现代环境艺术文化的水平,促进中国建设环境艺术的健康发展和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硏究重点将放在环境艺术的实证研究上,力求将环境艺术理论转化为生产力,唤起中国社会和城市各级领导对环境艺术的重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包括城市、新市镇、古城镇、厂矿区、开发区、住宅区、商务区、街区、旅游风景区、校园、医院等)进行环境艺术的试点和示范,倡导和推广城乡环境艺术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环境艺术魅力城市和环境艺术项目的发展提供经验。

探讨环境艺术行业建设及管理的模式,研究如何形成从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到环境艺术设计三个层次的环境设计艺术人才格局,论证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师(或环境艺术师)执业资格制度和环境艺术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推动“环境艺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内容:1、研究环境艺术的学科对象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系统的学科理论;2、研究环境艺术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环境艺术行业建设及管理的模式;3、研究和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理论、设计方法、建设管理技术,並合理汲取西方环境艺术实践的有益经验,引进先进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4、重点放在环境艺术的实证研究上,力求将环境艺术理论转化为生产力,进行环境艺术的试点和示范;5、研究论证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师(或环境艺术师)执业资格制度和环境艺术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可行性;6、研究环境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体系;7、研究现代环境艺术新的技术指标、技术手段、艺术方法和新工艺、新材料;8、研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重点分析环境艺术发展前景。

意义:环境艺术是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艺术设计虽然是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从发展情况来看,环境艺术的内涵己远远超出以上行业的范畴

环境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体系。近年来,环境艺术科研、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在千亿元以上。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在我国迄今还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更没有进行系统的学科理论建设

由于缺乏相应的资质认定和管理,鱼龙混杂时有发生,扰乱了环境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虽然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均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但由于缺乏具有综合知识的环境艺术师,致使现在有些重要的环境艺术项目完成得不够好,比如城市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打补丁的东西

目前,环境艺术已经列入二级学科,包括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在内的1000多所高等院校均开设了环境艺术系(院或专业)和环境艺术研究方向的课程。但由于没有建立环境艺术师执业资格制度,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即使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也无法取得环境艺术设计师身份。

因此,现代环境艺术体系框架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该研究的成果,将能为解决当前环境艺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从而有利于环境艺术的科学、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环境艺术建设,提高城乡建设的环境艺术水平;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我会将对申报并经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城市、单位和项目,分别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研项目现代环境艺术研究单位、实证研究单位,或分别授予: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基地、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城市、中国环境艺术示范项目、中国环境艺术科研教学基地的牌匾。

联系人:杨亚彪 王颖 

电话:010-68986215、68986015

传真:010-68987533

E-mail:cceaa@sina.com、QQ:19918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