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环境艺术 >> 环境艺术示范工程
正文
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

《现代环境艺术体系框架研究》

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

 

 

“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是经国家建设部建科函[2005]110号文批准,正式列入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现代环境艺术体系框架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重要工作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充分反映和展示我国环境艺术在城乡建设中的整体水平提高的面貌,探索中国环境艺术的理论和风格,积极推动环境艺术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与城市配套设施、住宅区及房地产业得到空前发展,环境艺术正在成为当代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艺术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肩负着推动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的历史使命。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引领下,唤起城市管理者和社会各界对环境艺术的重视,以环境艺术综合性、民族性、实践性为特色,从城乡建设的角度,推进环境艺术的创新实践,力求将环境艺术理论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自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试点、示范工作。

按照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的要求,2005年由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试点、示范工作以来,已经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的徐州、苏州、吴江、无锡、淮安,河北的石家庄,广东的广州、河源、东莞、肇庆、英德,山东的青岛,贵州的六盘水,山西的太原,内蒙的呼和浩特、包头,云南的昆明,湖南的长沙、湘潭,四川的成都、绵阳,河南的郑州、叶县等地申报环境艺术示范工程,环境艺术委员会派出环境艺术专家组进行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先后确立了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居住区、中国环境艺术示范景区、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基地、中国环境艺术示范文化街区、中国环境艺术示范生态住区、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山水住区、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城市滨水景观带、中国环境艺术示范科技园区和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试点)项目等,对提升区域环境的文化艺术品位和项目的文化艺术内涵和经济价值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通过推进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对唤起政府各级领导、城市建设和管理者、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社会对环境艺术的重视产生了积极意义,对挖掘、继承和弘扬中国环境艺术文化优秀传统的内涵,结合地区特点和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经验,研究和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理论、设计方法、建设管理技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对规划设计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和引领中国环境艺术发展方向,创立起独立于世界环境艺术之林的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的理论和风格,实现我国环境艺术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民族化以及合理汲取西方环境艺术实践的有益经验,引进先进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提升我国现代环境艺术文化的水平,促进中国环境艺术的健康发展和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正在积极探索,在推进城市建设中,遵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再生利用”的生态原则,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先进,旧城保护构思巧妙,挖掘和整合城市历史资料,注重地方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了生态型、艺术性、民族性协调统一的理念,努力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合,功能与艺术的融合,将城市传统街区建成充分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城市特色和独特的城市魅力的亮点,打造城市环境艺术文化品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争创环境艺术示范城;开发建设单位在努力创造条件,在项目开发建设中,向着宜人居住的方向开发建设,争创环境艺术示范项目。

经我会研究,在总结前期工作已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不同类型的项目(包括城镇、厂矿区、新市镇、开发区、科技园区、街区、主题公园、景区、校园、医院、居住区、旅游度假项目、别墅等)进行环境艺术的试点和示范,倡导和推广城乡环境艺术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环境艺术魅力城市和项目的发展提供经验和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