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设与环境艺术 >> 理论精粹
正文
2008奥运与环境艺术

2008奥运与环境艺术

杨亚彪 建设环境艺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如果说城市就是一座含有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工业艺术、广告艺术、服饰艺术的环境艺术宝库,那么与中国人密切相关的2008 奥运的奥运工程环境艺术,将向世界传递中国人的审美信息,同样,也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操。环境艺术,就像城市的眼睛,最能反映出城市的风采和神韵。同样,环境艺术应该和整个奥运工程呼应、交融,充分体现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从而反映出奥运工程的风采和神韵。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奥运工程,包括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绿化、生态、喷泉、灯光照明等,应当充分考虑环境艺术的要求,着力营造一种建筑、环境与使用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环境氛围。中国的现代环境艺术,不仅仅是创造空间的艺术,它是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园林、雕塑、室内设计等在内的系统整合艺术,蕴含着更丰富的意义,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现代城市雕塑、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水景喷泉、灯光照明正是这种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社会呼唤着自然的回归。提倡艺术与自然广泛接触,艺术回到现实的世界,创造出一种相对新颖的艺术形式,这就是" 环境艺术"。要树立正确的环境艺术的理念。广义上讲,环境艺术是"使环境艺术化"的工作。狭义上讲,环境艺术是"使环境中的每个对象(环境艺术作品)环境化"的设计。奥运环境艺术的范畴是十分广泛的,包括奥运村空间、道路、广场、桥梁、建筑物、建筑群、园林、雕塑、壁画、纪念碑、建筑小品,及至橱窗、广告、栏杆、花池、台阶、道路等人造景观;包括天空、地形、水面、河流、树木、草地等自然景观;包括属于环境中起作用的但不是固定有形的东西,如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习惯模式、运动员及其为奥运服务的人员构成特点、比赛、生活、文化、交际要求等人文因素。环境艺术最大的特点是"环境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环境化",打破生活与艺术之间传统的隔离状态,把人置于环境艺术之中,而不是仅把环境艺术置于人之外;不单纯追求艺术性,而是强调艺术与大自然的广泛接触,使艺术与环境更加协调,使得环境与艺术达到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并利用科技手段、采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创造出一种富有生气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环境艺术氛围。

 

世界上普遍提倡艺术面向生活、面向机械文明和消费文明,艺术家们也正在寻找机会把他们的作品推广到城市中去。奥运工程不能因为因混凝土和玻璃材料的运用而显得缺乏生气,应尽最大的努力使奥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科技环境得以有机结合、充分改善。

 

通过奥运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挖掘中国优秀传统建设环境艺术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中国建设环境艺术的优秀传统,合理汲取西方环境艺术实践的有益经验,引进先进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提升符合当代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科技的环境艺术文化水平,展示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奥运精神,为创建具有文化艺术魅力的奥运环境艺术提供有益的经验,并唤起中国社会和城市各级领导对环境艺术的重视,对今后中国城市的规划、建筑、环境艺术发展等方面提供范例;为创立起独立于世界环境艺术之林的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的理论和风格,使城市环境艺术的规划建设体现出现代化、民族化和地域化,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环境艺术魅力城市的发展,探索和引领中国建设环境艺术发展方向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