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端 会长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11月26日,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11月25日,美国白宫承诺,202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的临时性目标。尽管现阶段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歧义,也不论哥本哈根会议结果如何,但毋庸置疑的是,“低碳”将会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走进人们的生活和人居环境的打造过程。 实现低碳的三大途径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重点包括三部分工作:一是新能源;二是节能环保;三是更换能源的新工艺(如新能源汽车)。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概念的根本性的转变。据环保部称,今后三年,将筹集1万亿元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中通过各种细节和办法来减少或抵消自己的碳排放。如节电、节油,生活资料的回收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多种树等等。现在“低碳族”最新时髦行动是不坐电梯爬楼梯。 发展碳汇:“碳汇”的本意是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联合国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为“碳汇”。碳汇交易市场因此应运而生。由于森林具有碳汇功能,而且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碳汇林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凸现。有资料显示,目前,北京碳汇林的平均换算价格是每千元8.6吨。
“北京购买碳汇第一人”于玲抵消一年主要碳排放的费用是1200元。 碳交易市场也已渐趋成熟。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前景可观。目前,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正在制定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规则,明年中国市场有望开展真正的碳排放交易。
把握好低碳技术的集成与整合 建筑层面的低碳设计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装置、风能利用装置、地热利用装置、能量循环利用装置等。欧洲国家对现代建筑的基本理念是:实现“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能源,尽量减少能源与资源浪费。新建建筑必须是节能建筑,楼顶都要装太阳能吸热板、雨水收集装置和冷热空气交换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英国建成不用石油、煤炭等矿石燃料做能源的“零能耗”、“零二氧化碳排放”住宅小区。伦敦郊区有个供82户居住的“希望屋”:电饭煲、冰箱、热水、照明等用电,全靠太阳能;墙壁保温层厚30厘米;采用先进的通风设备。“希望屋”冬天采用生物资源锅炉。燃料是用麦秸压成的圆柱小颗粒,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麦秸生长过程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希望屋”用电量为同类建筑的30%。 瑞典是世界上工业化住宅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住宅示范区在建造过程中并不追求特别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而是把重点放在对成熟、实用的住宅技术与产品的集成。示范小区的1000多个住宅单元全部依靠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发掘节能减排低碳型的景观元素 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的住区景观环境建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较大的提升,同时也存在着过于重视视觉观感而忽略了其实用性和功能性的不良倾向。低碳节能时代,不仅要求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而且要深入挖掘节能减排低碳型的景观元素。例如,风力发电装置同时也可作为绝妙的景观元素。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风能利用装置与建筑一体化等等,都极大地丰富和美化了建筑的外观。
其次,“外遮阳”节能设施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低碳景观元素。在我国的传统建筑设计中,“外遮阳”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节能举措。近年来由于考虑到美观、挡次等因素,现代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内遮阳”方式。而实际上,内遮阳的节能效果远远比不上外遮阳。而且国外的很多实践表明,外遮阳完全可以设计得精彩漂亮。如瑞士的城市,几乎所有建筑都有不同形式的外遮阳装置,将建筑物装扮得靓丽鲜艳,堪称“外遮阳王国”。我国对外遮阳节能方式的重新起用,既是对建筑节能传统有效措施的继承发扬,又可成为建筑物外立面的重要华丽装饰。
“无树不成景”。造园艺术中要充分重视树林的“碳汇”功能,发展“碳汇园林”。城市公园要营造成“碳汇公园”。广场、道路也要“多栽树、栽高大树种”,充分发挥树木的景观功能和“碳汇”功能。有资料表明,1棵树1年能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相比较,种草成本贵、维护难,碳汇功能差,运用要适当。 城市的灯环境,体现着现代化城市的繁华程度、文明程度、宜居程度和艺术品位、艺术风貌,也为带动城市旅游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的灯光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即只是为表现和突出特定的对象而提供必要的照度和色彩。在科技发展的互动下,由于电脑灯具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出现,灯光艺术已发成具有自我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动态艺术”。灯光的本身已成为被欣赏的对象。在灯光控制方式发生革命的同时,另一个革命——节约能源,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奥运水立方节能灯光艺术、奥运会“鸟巢”节能灯具设计、大运河杭州段灯光艺术等灯环境艺术设计中,均可以看到景观元素与低碳元素的完美结合。在日本福冈市、浙江省海宁市的一些住宅小区,我们还看到了太阳能利用与风能利用相结合的小区路灯。这些造型各异的太阳能、风能路灯不仅为人居环境大增了艺术光彩,还有效利用了新能源,实现了节能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