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国特色环境产业 促进环境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大恒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向建设环境艺术委员会第二届换届大会和首届中国环境艺术高峰论坛表示热烈祝贺。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建设文化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的工作和环境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的情况。环境艺术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大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性阶段或者叫启蒙阶段;时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这时期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认识水平的提高,在规划、设计、建筑、文化各界中的有识人士开始从生态学、环境美学、环境建筑学等方面研究环境艺术。 第二阶段为理性阶段或称为发展阶段;时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有二个因素促进了我国环境艺术的发展:一、1981年第十四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召开,主题确定“建筑、人、环境”;二、1992年10月成立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艺会)从而开始在全国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环境艺术研究与实践工作。 第一届“环艺委”是由时任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出任会长、设计大师马国馨等专家为副会长。“环艺委”的成立在国内外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得到了各界专家、名流和各级领导的热情支持,先后举办了多项全国环境艺术活动,其中大型活动有: 1、 举办了“中国当代环境艺术活动”评选出1984—1994年中国环境艺术优秀项目10个、提名奖11个。 2、 根据钱学森先生的建议,与中国城科会召开了“山水城市研讨会”。 3、 办了以研究住宅文化为主题的“住宅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4、 举办了以建筑文化学术为主题的“当代建筑文化十周年纪念会”。 5、 举办了以绿化、美化环境艺术为主题的“城市绿化、美化环境艺术研讨会”。 6、 与中国教育协会联合举办了以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经验交流会”。 通过深入开展产业文化研究,在环境艺术理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发表了700余篇论文,有的论文在清华大学、全国城市文化建设研讨会上演讲,获得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单位对 “环艺委”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及时报道在社会上 引起了对环境艺术的进一步关注,推动了环境艺术事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为环境艺术行业形成阶段或称产业阶段,时间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的现今时期。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对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历史人文景观的环境艺术的意识显著增强;同时,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居世界之最。住宅、社区、校园、街道、商业、文体场馆、城市广场、公园、公共场所等各个方面都注重环境艺术设计和追求环境景观和品位,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环境艺术市场需求。环境景观设计、环境景观艺术工程公司、灯光照明艺术公司、水景艺术工程公司、绿化美化艺术等各类环境艺术行业,设计、施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各大专院校也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或景观设计学科,培养环艺人才。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个从科研、教育、规划、设计施工市场、经营为一体的新兴 环境艺术行业应运而生了。这个新兴的环境 艺术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环境艺术行业的产值,数以亿元计,可以 出我们这个新兴行业充满着青春活力,生机无限,前程远大。 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在我国环境艺术行业才刚刚兴起,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公认的完整科学体系,在生产领域还没有形成集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经营一体化的大型支柱企业集团,环境艺行业整体管理机制、自律机制还不健全,科学的 环境艺术工程评估体系、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还没有形成,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环境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环境艺术行业当前最急迫的需求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而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就是唯一能他们一起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全国环境艺术行业协会。为了适应时代需要,第二届委员会的宗旨确定为:“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环境艺术的综合性、民族性、实践性,唤起社会和城乡各级领导对环境艺术的重视,弘扬我国优秀的环境艺术。以探索和引导中国建设环境艺术发展方向为已任,团结会员为繁荣中国环境艺术做贡献。”这个宗旨充分反映了第二届“环艺委”推动环境艺术行业发展的决心。我深信,在新一届“环艺委”领导班子和全体理事努力下,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中国环境艺术产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