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艺术产业发展 >> 城市雕塑艺术
正文
新疆莎车县叶尔羌河主题雕塑
     叶尔羌河主题雕塑作品包括主雕和三个群雕。
一、主雕《叶尔羌河》
      日夜奔流不息的叶尔羌河,从喀喇昆仑山飞奔而下,一路高歌注入滔滔的塔里木河,浇灌着叶尔羌绿洲,滋养了两岸的万顷良田,养育生活在两岸的人民。它是莎车县人民的母亲河。
      作者通过雕塑这一载体,歌颂和赞美叶尔羌河。雕塑主体上的朵朵浪花,正是叶尔羌河奏出的美妙音符。一条条水波纹,环环相扣,一个接一个,寓意叶尔羌河奔腾不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莎车人民。鱼在水中欢快地跳跃,寓意莎车各族人民在叶尔羌河的哺育下,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作品上部的三个少女手举果盘,似仙女下凡,寓意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民族团结,国泰民安。
二、《中央册封莎车王康》群雕
     西汉末年,王莽上台后,汉室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再次爆发,西域各族人民重陷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康的父亲延任莎车王,他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坚持抵御匈奴的侵略。并且教育康“当世奉汉家,不可负也”。公元18年,延死。其子康即位为王。康遵循父亲的教导,继续领导西域各族人民进行反对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康心系汉室,积极主动地同汉朝政府取得联系。公元29年,东汉政权刚刚建立后的第4年,东汉政府即封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委任他统辖西域各地。组雕《中央册封莎车王康》再现了中央册封莎车王康的情景。
三、《王妃组编木卡姆》群雕
      阿曼尼莎汗(1526—1560年),叶尔羌汗国的拉失德汗的王妃,天资聪颖,能歌善舞,能诗能文,是位才华出众、美丽过人的奇女子,是16世纪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根据传说,阿曼尼莎汗在丈夫拉失德汗的支持下,邀集音乐家喀迪尔汗及众多民间乐师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终于形成十二木卡姆的规模和样式。木卡姆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雕塑《王妃组编木卡姆》再现了阿曼尼莎汗对当时散失的木卡姆进行系统加工和整理的情景。
四、《援疆建设展宏图》群雕
     2010年5月17日—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从此,全国新一轮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全面展开。从那一刻开始,新疆大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一片繁荣景象。
    援疆队员放下家庭,告别亲人来到新疆,面对艰苦的环境,忍受着水土不服等带来的各种疾病,全心投入到援疆工作中。他们下工厂,去农家,访民情,搞调研。同地方政府一起搞规划,抓落实,谋发展,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殚精竭虑,无怨无悔。雕塑《援疆建设展宏图》再现了上海援疆团队在莎车建设工地的场景。